对了。资助我的好心人找到了吗?我盼着当面向他道谢。
1997年11月15日。小蝶。
小蝶展信好:
近段时间忙着招商,去了趟江浙,来回耗时半月。这封信又回晚了。望你海涵。
我当初大一时,也像你一样把更多时间投注在学习上。大家各有各的精彩生活。比起灯红酒绿,人山人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也很有趣。所以不必在意。不过可以多多尝试不同的体验,万一发现自己喜欢的,可以发展成为未来的爱好,在情绪低落时聊以□□,也算有个寄托。
我不求别人念我的好,我所求的只有心安两字。
我父亲,我极少提及他,他当年的愿望就是带着大家伙建厂致富。只可惜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短暂的人生并无建树。我想把他想做的事办成了,所以我回到了竹坑乡,所以我坚持到了现在。
我恨不得像孙猴子一样变成更多的我,解决事情,推倒困难,把大家拉扯到正常的赚钱路径上。为此我并不觉得辛苦。
至于你,我所帮的极其有限,是你自己脚踏实学习,把谁都拿不走的知识装到了脑子里,这前程路上你所看到的漂亮风景,都是你该得的。所以也不必念我的好。
至于资助你的人,因保密原因,确实不方便打探。他资助你想必更愿意看到你前途无量,可能并不在意你的感谢。所以此事可不必再过纠结。
深冬将至,多多保重。期盼你的回来。
1997年12月15日。姜崖。
第137章
临近深冬, 竹坑乡的码头村地处秦岭余脉深处,冷意总来得比别处重一些。
只是今年与往年不同,很多人不会再借着天冷的借口, 瑟缩着抄手缩在背风处说閑话度日子, 大家伙要麽在家门口的工地干得热火朝天,要麽给自家屋里修缮美化, 再不济去乡政府听听最新政策,看自己能不能借着政策的春风找到赚钱的门路。
大家都知道再过两个月,待春节到来,码头村就要正式开业。
要说这件事在一年前乡政府正式召开动员大会时,很多人抱着看笑话的态度, 消极应对,任何政策下达时他们总会第一时间反对,从不深入思考。
待施工队正式进驻, 将沉寂了数十年的青石板路吵醒的时候,这些人的内心微微松动,心道乡政府这次总算是有些本事,从上级领导那里搞到点钱,可以把这个名头虽好但已然破破烂烂的破古镇修一修, 倒也不是不可以。
乡政府还说鼓励大家修缮老房子,但只掏一半的钱。这件事在他们看来也是个笑话。码头村人要是有钱的话肯定把老房子拆了盖新房, 或者去县城里买商品房,谁会没事干把钱撒只能勉强为祖宗牌位遮风挡雨的老房子上?
然而村里确实有傻子愿意掏一半的钱修缮老房子, 比如村长陈元基。他纠集陈家兄弟叔伯等人大张旗鼓地应了乡政府这个坑人的政策,费力巴拉将自家房子修得明窗净几, 喝上了自来水,还用上了有浴霸的卫生间, 冬天还能在家洗澡。
乡政府那个叫姜崖的人长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当初宣贯这项政策的时候,说的那些漂亮话还真让他实现了。
这些人要说没被触动是假的,可让他们掏钱修房子是万万不能的。后来村长陈元基再三动员,甚至还说资金有限,不等不候,结果呼应者还是寥寥无几。
这些人更加坚定地认为现在码头村所有的建设都不过是为领导的业绩增瓦添砖,对他们来说毫无利益。
然而,南关那场强势拆除真正震慑到了他们。陈元基身为村长,自家的木材厂都被拆了,还有陈学义那个刺头,姜崖这小子三下五除二就把他建得比南关还高的新房子给拆了……
这件发生在上半年的事直接让他们这群观望者真正感觉到这次乡政府是真的要大干一场。
接下来,连续两场洪灾竟然让乡政府找到机会,以摧枯拉朽的姿态一举将看起来毫无解决可能的丹江两岸水利纠纷给解决了……如今耸立的大堤保卫着两岸的安全,大家伙再也不用每年雨季忧心忡忡,害怕老天下灾,更害怕对岸的人使坏。
怎麽说呢。不知不觉中,那座矗立在古村旁边的小院子现在成了不可忽视的所在。
所有的政策都从那里来,那里的人也最忙,也有更多的村里人有意无意地跑去打探消息。
前段时间,乡长葛兴国带着徐洪福和姜崖等人去了江浙一带。据说连着考察了好几个古镇古村。几人回来后就把陈元基等人叫到乡政府大院,密谋了几天后,现在传出来的消息说是要在他们这几家已经改造好的老房子里搞什麽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