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页

马蹄烈烈,嘶鸣如雷,结实的木门被撞开,强壮的武师被子弹撂倒,这群从静夜中突然出现的土匪,如鬼魅幻影,突然露出了实体,他们叫嚣着,咒骂着,嬉笑着,居高临下睨着脚底下的这群人,如无头苍蝇哭着蹿着,却又被火蛇退逼至烟雾稀薄处,试图多吸一口空气却又被呛得满脸泪水。

陈家商号成了他们囊中之物,随意来,随意取,随意烧,随意杀。

《竹坑旧事》中说:夜火沖天照半街,墙倒屋塌九室空。

累积数代的财富一夜之间被抢掠殆尽,古街从此一蹶不振。直到两年后地方政府上山剿匪,陈四麦及其团伙才被灭。只是,那时陇海铁路建造,即便没有匪患也没人愿意走丹江水路。

不过《竹坑旧事》的作者在结尾处发出疑问,按理说这陈四麦掠走那麽多银子,他招兵买马买粮存武器,不至于才两年时间就被打得屁滚尿流,而且据说这人死的时候被剖开身体,胃里全是不消化的树皮草根,就算不被政府军打死,这显然也要被饿死啊。

那他那夜到底有没有抢走银子?如果没有,那陈家银子到底藏在哪里?

作者显然知道些什麽,他神秘兮兮地在最后吟道:“上古街下古街,暗穴游龙保家财。”

张汉张教授拧着眉念了又念,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叹气道:“这个黄建中死活不肯说他是怎麽知道平浪宫后院有银窖,这本书都被我背会了,还是没找到一点线索。”

“这件事交给胡所长,他有办法从这人嘴里翘出线索。”

说到这里,姜崖缓了缓,道:“张老师,有没有一种可能……”

张汉擡眼看着他,笑道:“我们现在是发散思维,要敢比古人想,才能找到线索。”

姜崖:“有没有可能,咱们脚底下还有一条街……”

第101章

竹坑乡山歌赛决赛在《乡村大舞台》一经播出, 引起了衆人料想不到的结果。

竹坑乡、金竹村、梁家洼溶洞、梁家洼实景山歌表演等字眼被广为传播,随即前往竹坑乡游玩和观看梁家洼山歌表演的人多了起来,这些自不用提。所谓预料不到的结果是指, 恰好那天省里某位大领导下来视察, 一天忙碌后回宾馆随手打开电视,便看到了这场在溶洞里举行的比赛。

比赛地点别出心裁, 比赛内容活色生香,比赛气氛热烈鲜活,大领导不知不觉从头看到尾,当即给市里领导打电话。这才得知这档《乡村大舞台》制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跟随农村大发展的脚步,记录大事件, 展现新风貌,而这次节目的举办地竹坑乡最近一年并不自限于一穷二白的现实情况,破除万难, 先试先行,花最少的钱办想办的事……这次山歌赛的举办方竹坑乡乡镇府几乎没花多少钱,却拉到了赞助,找到了播出平台,还把节目举办得人见人爱, 举办期间游客数量翻了几番。

市领导见大领导如此肯定,一方面夸赞西河县和竹坑乡各级领导奋勇谋发展的激情, 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局面,市政府也出力不少, 不仅没有否定其发展思路,还顺道说起市域内各县都在努力大步走, 拼想法,拼干劲, 拼速度,《乡村大舞台》这档节目制作的时机非常好,题材不愁,看点不缺,也能为全市农村发展再烧一把火!

大领导回去后在某次扩大会议上点名表扬,说:但凡想发展就没有发展不成的,但凡想做好就没有做不好的。就害怕某些领导班子懒政不作为,到头来还要怪发发展条件不成熟。要是比条件,还有哪个地方比竹坑乡还要差的吗?

“两个但凡”直接成为全省上下都听到的声音,西河县和竹坑乡瞬间全省闻名。

于是,不少市县派人前往省西南这个从不会停留目光的边陲小县学习,一时间竟又掀起t一股人流热潮。

大突如其来的热度,让乡政府的接待任务突然加重。乡长葛兴国一夜之间被推向前台,内心更多的是忐忑不安。大领导的表扬固然提振人心,然而竹坑乡不过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幼儿,颤颤巍巍艰难迈着步子,还不知道前面的路有多少坑,多少坎,未来能不能长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壮,最终能甩开手,踩着坚实的步伐,把路走得越来越宽……还未知啊!

姜崖自然明白乡长在担心什麽,在发展初期不过是因为一点点成绩就被捧得这麽高,大家眼睛盯着,领导手掌管着,现在看着风光,怕是隐藏的危机更多。

不过,事已至此,也不能改变。葛兴国叮嘱乡里上下谨言慎行,不骄不躁,做好接待。姜崖又提出,可以趁此机会和来访的各县乡领导探讨合作路径和机制,互补有无,共同发展。这种话说起来很官方,是县领导这个层级的沟通语境,落到竹坑乡这个层面,徐洪福和姜崖等人草拟了几个具体层面的合作内容,如之前在全乡大会上提到的,联合隔壁有相同溶洞地质景观的县乡一起申请国家地质公园荣誉称号,连片建设,优化格局,共享共建共发展,真正把西南溶洞群这个牌子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