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条街以前都是有钱人盖的,到处都是宝贝,都在地底下埋着呢。我床底下也有。嘿嘿。”寡嫂子神秘地笑了笑。
王学海扶额,老太太这是自己给自己编电视剧呢。悬疑剧转为探宝剧。t
他上前一把搂住姜崖的肩膀,“走啊,再不走县委书记就该骂我们了。”
“哎呦,县太爷召见你们,你们可得赶紧去。”
姜崖无奈地看了一眼王学海。这小子用这招哄骗了多少次啊。但别说,次次都管用。
“我先走了。明天这时候我再来。”
王学海:“……”大可不必。
-
一早上的美好时光就在斗智斗勇中蹉跎完了。
今天要去县政|府开会是真的,县委书记召见他们是假的。关于竹坑乡明清一条街的保护利用,县里从文物、城投、规划、土地、旅游、宣传等相关部门调选了人员成立专班,定期召开推进会,彙总保护开发中遇到的问题,集中决策,快速落地。
前期姜崖提交的初步方案,得到了县里的认可,由副县长郭腾飞作为专班工作组组长,继续往下推进。
现阶段的问题当然是尽快编制保护开发方案,上报市、省相关单位审批,同时广泛征求专家和群衆意见,群策群力,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当然,要同时寻求合适的旅游开发运营机构,洽谈出最利于政|府、居民、开发商三方利益的合作方案。不管合作模式如何,有两个原则不能打破:第一,绝对不能以破坏古街为代价开发旅游,第二,绝对不能为了开发而开发,损害本地老百姓的利益。
从县城回来已经是傍晚了。坐车途中他还不忘打开古街保护图不停研究。
早在清朝初年,古街上还有至少两千户人家,人口超过万人。家家户户经商,人来人往全是生意。小孩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去街上商号店铺做学徒,再不济也会挑起担子沿街叫卖。这里做的就是倒卖生意,一代代传承下来,积攒了万千家财,也培养了一代代的商贾巨富。
他们秉持诚心信誉,从不做一锤子买卖。据记载,这条街如此繁华却极少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很多大型商号都有自己的当票。也就是被大家承认的流通的土钱土货币。拿着这些当票,可以随时到全国各地的连锁商号兑换银票。要是没有诚信为基础,哪敢这样?
其中最大一家商号叫德胜正,由湖北黄州富商陈明璋创造,鼎盛时拥有流动资金五十多万两白银,收购诸如桐油、生漆、柴胡、黄花菜等土特産,有八个掌柜管事,五个账房管账,在丹江汉江长江沿途都设有分号和客栈。另外同等级别的商号还有山西韩姓巨商创建的“複兴美”,开出来的银票可通行于太原、西安、北京、济南等大城市。再次一等的商号那就数不胜数。然而每一家商号都有艰辛的发展史,比如德胜正,发家生意做的是牲畜皮子,后来逐渐开始经营各地土特産和药材,并且开始收购黄金。
根据历史记载,仅仅陈家就在北街上占据了数十座院落和商铺。然而,任何繁华在时间线拉长后都会变成过眼烟云,民国十四年,竹坑乡匪患频发,一天夜里,有个本姓人叫陈四麦的土匪,率领一杆弟兄下山,烧杀掠夺,将陈家祖祖辈辈经营了上半年的商号烧得干干净净,唯独一处稍微偏远的老屋躲过一劫,也就是现在古街上保存最为完成的古民居陈家大院。
姜崖盯着地图,陈家大院五进院落,房间数十间,游墙影壁,雕梁画栋,应有尽有。前几天他还陪着市大学的教授团队去看了一圈。这座院落主体架构都还在,只可惜很多地方的壁画破损严重,斑驳地看不出原貌。另外,房屋漏水严重,需要尽快找人修缮,不然影响屋架下的木梁安全。
一周前,有个消息灵通的老板知道乡政|府要开发古街,主动找来说要租下陈家大院搞旅游。老板打算把陈家大院改建成小型博物馆。他向姜崖等人展示了自己在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其中不乏南浔、周庄、同里等着名古街古镇。他说他是有情怀的文化人,见不得这些老一辈留下来的建筑瑰宝被破坏被废弃,同时他手里还珍藏了非常多没处放的私人藏品,準备都放到陈家大院。他的这个思路和县里乡里的想法高度一致,于是专班组同意让他来租下陈家大院,希望把陈家大院做成一个样板産品。老板签下合同的当天就找来了工队说要对房子进行维护。他提交了维护方案,也得到了文保单位的许可。
当时姜崖还说真是时来运转,刚想瞌睡就有人递来枕头。辛家老酒庄的保护利用也在近期提上日程,陈家大院也马上遇到合适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