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许是太久窝在竹坑乡那个小山村, 不知道山外发展情况,辛老爷子有些局促地听会长介绍自己。

“我们协会成立于1981年,算下来也有15年的历史。哦忘了介绍我自己,我叫毕建中,担任会长一职有五年时间。”这位名叫毕建忠的人看起来年岁不大, 整张脸红扑扑的,像喝醉酒的样子,当然人现在是清醒的。

毕建忠说整个市大大小小的酒厂有几十家, 做得比较大的当然首推赊店老酒。他听说姜崖一行刚从赊店镇过来,便笑问辛老爷子感想。

辛老爷子慨叹道:“人家咋能发展地那麽好?”

毕建忠笑起来,“老爷子受刺激了啊!”

徐红霞和童逸民相视一笑,“不光老爷子受刺激,我们两个也受刺激。”他们夫妻两个这次来主要是和辛老爷子相熟, 有他们陪着,老爷子比较放心。

他们抱着转一圈长长见识的态度, 结果在赊店镇不光看到人家现代化整齐划一的酒厂震惊了,瞧见赊店老街上数不清的饭店招牌也震惊了。

姜崖在路上介绍说, 省内有四个着名古镇,竹坑乡和赊店镇是其中之二, 在明清时代可是齐名的。但人家赊店镇距离市区近,这十来年发展较快, 一条短短不足一公里的老街上店面林立,来玩的人摩肩接踵……再回头瞧瞧竹坑乡,也就十一国庆假期这三天人多了些。

这次参观了这麽一大圈,徐红霞夫妻已经不知足了,还想着有没有可能和赊店镇一样多来些人,让他们这些古镇土着也多赚些钱。

毕建忠听了之后也忍不住慨叹,赊店镇之所以现在走在前列,还是前几届的地方领导脑子活泛,思路开阔,引来外部资金投资本地古镇建设,尤其重视赊店老店这个白酒品牌,投了不少钱,而且牟足了劲在省级和中央级电视台和报纸打广告。

说到这里,毕建忠倒有些担忧。赊店老酒再怎麽说从品牌价值上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有一定的差距,虽然现在他们打广告打得特别厉害,甚至把广告打到了每年一度的春晚,可到底市场基础弱了点,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市场开拓能不能跟得上,销售情况能不能支撑起巨额的广告费是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了,他们现在已经走在前列,出现阶段性的问题也再所难免。”他站起来请衆人前往负一层的酒窖。

不愧是白酒协会会长,一行人沿着楼梯走下去,还未见到酒就闻到浓郁的酒香。不过是拐个弯就来到酒的世界。四面墙壁上全摆着一排排的酒瓶。大家为之熟悉的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山西汾酒、四特酒等自然都有,细看过去,还有台湾金门的高粱酒、俄罗斯的伏特加酒等等不常见的酒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衆的土酿果酒、本地黄酒等。

比较引人关注的是多年份老酒,这些酒最好喝也最值钱。姜崖注意到酒窖的梁柱上挂着一个温度计和湿度计。这是为了时时控制好酒窖的温度和湿度,让老酒在时间的沉澱中越来越醇。

辛老爷子是爱酒之人,今天算是长了见识。毕建中爬上梯子,小心翼翼从最上一层储藏阁内拿出一瓶酒来。

这瓶酒酒身用的是老瓷,黑亮亮的,瓶口用泥封着,圆鼓鼓的瓶身上还贴着一张几乎被岁月湮灭的红纸,上面勉强可辨析出“竹坑香”三个字。

辛老爷子捧着细看起来,越看越心惊,“这是……”

毕建忠两眼簇亮,“这是我父亲多年前去竹坑乡在您家酒厂买的,这麽多年还保存着。算起来也有四十年的历史。”

当时他父亲买了两瓶,其中一瓶已经招待亲友的时候喝完。他父亲和他一样一辈子嗜酒如命,当然也是品酒的高手,喝了这款竹坑香后,赞不绝口,说它酒味醇厚,后劲带着浓郁的粮食香味,喝起来厚重、沉稳,是典型的浓香型好酒。和川派的窖香浓郁、绵软甘冽以及江淮派的纯甜净爽不同,竹坑香喝起来兼顾川派和江淮派两者的特色,既有川派的陈香,又有江淮派的爽净,主打一个入口绵软,后味绵长。

这或许和竹坑乡的地理情况有关。它位于秦岭淮河一线,这个地处南北交界线的古镇,兼顾南北气候,酿出来的酒也有南北特色就不足为怪。

毕建中父亲喝了一瓶,留了一瓶。再后来老爷子去世,毕建忠每每看到这瓶四十年前的老酒就心里难受,实在舍不得喝掉,最后保存到现在。

辛老爷子听完也忍不住眼圈泛红。他叹了口气,说有一年冬天,有个从关外逃荒而来的汉子讨水到家门口。父亲心软,留他吃了饭。饭余,这汉子擡起头朝空中吸了吸口气,直接说这茬酒没酿好。父亲大惊,那年他三十来岁,从小在酒窖旁长大的他,最为熟悉的就是如何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酿出最地道的竹坑香,结果这个邋邋遢遢,饿得东倒西歪的汉子竟然说他酿的酒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