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说袁绍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代价么?时局如此,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撤军是等死,急攻曹营和引乌桓骑兵南下都是找死,作为一名枭雄,在等死与找死之间选择找死,这不是自然而然的么?
而偏偏作为一个世家公子哥,看似气度恢弘的袁绍这一路走来偏偏都太顺了,以至于事到临头,根本就没有依张郃之言破釜沉舟,于九死之中拼求一生的魄力,心知速破曹营已经无望,除了这引胡南下,驱虎吞狼之外,他此时难道还有其他的路走么?
说到底,此战若是能胜,挨到半年之后朝廷的兵马必然因为缺粮而灰飞烟灭,他便是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者,重复光武旧事指日可待,到那时,冀州的人心丢与不丢,又能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再多给他一些时间,失去了的人心终能重新安抚。
而此战若是败了,这所谓的民心与他就更没有关系了,他全家四万多人都被吕布给屠了,难道还在乎青史留名么?
然而,对于袁绍来说,这或许只是青史几行名姓的事儿,但是对于冀州五六百万,算上隐匿人口极有可能超过一千万人口的普通百姓来说,这些就是他们的生死攸关!
(前两天看了一个论文,说东汉隐匿人口极其极其的多,多到其他朝代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老实说,刘协根本没将乌桓人和鲜卑人放在眼里,他手里虽然只有八万人,但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兵强将,算上藤甲的话披甲率高达百分之百,而且是人马俱铠。???
说真的刘协这边所有人都认为,乌桓也好鲜卑也好,远道而来,与他决战于旷野,能胜的概率其实是远低于袁绍本人三日之内破官渡的。
而借此动荡的民心,刘协想要收复魏郡之地却是一下子就变得容易了起来,甚至怕是邺城之内现在也已是流言四起,怕是那位魏郡本地的士族代表审正南本人,此时的心里都开始犹豫了,四月之内下邺城,似乎已经不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了。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