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回到礁石滩的时候,老教授已经不在了,她没做停留就走了,这么重量级的人物回国,肯定有人接应,应该是被接应的人救走了。
到学校的宿舍已经是后半夜,炉子上有热水,姜英洗了澡睡下,天刚亮的时候,洪师娘带着她家远房亲戚找过来,说同意姜英的条件。
姜英提的条件并不苛刻,转让费一百,还送小推车和碗碟锅具,还教会她鲍汁捞饭。
另外一条附加条件,就是姜小妹高中两年,每年的寒暑假都到她的摊位上打工,每个月固定六十五块钱的工资,寒暑假加起来将近两百块钱。
姜英算了一下,就算老姜家一分钱口粮都不出,姜小妹一年吃喝加学杂费,花不完两百块,剩下那部分姜小妹可以存起来,考上大学后,正好做第一年的生活费,不至于手头上一分钱都没有。
六十五块钱的月工资,在合县非常高了,姜小妹绝对找不到这么高工资的临时工,不过相对于摆摊的收入不算什么,姜小妹要念书,一年最多打三个月的临时工。
而且她考上了大学就要走,就算考不上,人家也没说要她继续聘用。
洪师娘的亲戚觉得这条件非常划算,没有姜英的手艺,光有摊位可挣不了这么多钱。
黎婶子付了一百块的转让费,火车站那边的领导昨儿晚上她已经打过招呼了,签了协议,姜英也毫不保留的教黎婶子做鲍汁捞饭的诀窍。
“高汤很重要,现在大骨头、猪蹄也便宜,这个千万不能省,然后就是收鲍汁,一次学不会没关系,我多教几次。”
姜英笑着说道:“洪师娘介绍的人我放心,黎婶子,小妹一年在你那打三个月的工,你可别欺负她,克扣她的工资啊。”
“那不能够。”黎婶子连忙保证,“我们不是那黑了心的。”
洪师娘找来的人姜英也放心,“那今天我就不过去了,可能我家里人会过去闹,黎婶子今天多带几个人去。”
黎婶子满口答应,她今天带了儿子儿媳妇,浩浩荡荡的去火车站摆摊位,车站里面的领导他们也走过关系了,根本不怕人来找茬。
食客们只认口味,不管换没换老板,只要口味不变就行,有知道内情的,还替姜英惋惜几句。
黎婶子索性替姜英辩驳,“自己挣路费去京市,她怕家里人来闹,这才把摊位转给我了,可怜见的。”
第一天的生意跟姜英在的时候没差什么,一个中午卖掉三十多份鲍汁捞饭,再加上晚上那顿,一天七十份肯定能卖完,那一天就是二十多的收入啊。
黎婶子和儿媳妇招呼客人越发的客气周到,小菜给的分量一点都不寒酸,送的骨汤里还烫了点自家种的小青菜,口碑越发好了。
黎婶子心道姜英估计的一点没错,中午的时候,杨苦菊和姜英的婆婆、姜海葵和她未来的婆婆席翠花,四个人大咧咧的霸占了那张小桌子,害的别的食客都没地方坐。
“姜英呢?”姜海葵四处张望,“她婆婆都来了,叫姜英出来。”
黎婶子心里不满,姐姐都不叫一声直接叫名字,可见心里也不怎么看重姜英这个收养来的姐姐,难怪姜英宁愿一百块钱把铺位转给外人也不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