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说的大多是自己的感悟,与本书的走向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免费,不喜欢的可以直接略过。
——————————————————
王学新因为红旗61的事在三家店耽搁了几天。
这几天,几乎从早到晚都是忙着跟苏教授等人讨论、分析、规划,饿了就啃几口窝窝头,困了就趴在桌上睡上一会儿,醒了就继续讨论。
地空导弹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虽然此时的八路军原则上已经具备了研发这款装备的基础:有了雷达、有了计算机技术,还有连续细杆战斗部等。
但要把所有这些东西全整合在一起并不容易,其中时不时的还会突然冒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让王学新庆幸的是,这导弹估算的生产成本并不高,确切的说是对华夏而言不高。
主要原因是华夏的人工成本很低,同时技术方面又不需要进口大多能自产,这就可以将成本尽可能降到最低。
其实最大的优势还是军工企业是在八路军的控制下运行的,就像现代的国营企业一样完全不存在垄断的可能。
在这方面,应该说是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各有各的优缺点。
此时鹰酱的军工企业都是私企,也就是所谓的承包商。
其运作方式是政府需要什么装备就让这些承包商竞标。
二战时期鹰酱有五十多家承包商,政府一旦需要什么武器装备,这些承包商为了生存为了获得订单就会拼命压价,最终就是政府能用极低的价格获得令人满意的产品……如果产品不满意,承包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踢出局。
这也是二战期间鹰酱军事装备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最夸张的时候能达到平均一个月一艘航母。
但这样的私企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垄断。
因为在生产和竞争的过程中,各企业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像,结果就是军工企业越来越少最终形成垄断。
发展到现代,鹰酱的军工企业就由原来的五十多家集中在六大巨头手里了,而且这六大巨头还是分别垄断了不同领域:有些垄断了战机有些垄断了军舰,有些则是陆战装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