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勇习惯性的应了声“是”,正要转身时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回过头来不解的望向王学新:“团长,可是……我们不是没‘高火’吗?”
确切的说不是没高火,而是这段时间从三家店往北的运输线十分繁忙,他们首先得保证连发步枪和弹药的充足,其次就是反攻部队所需的弹药。
另外还需要大量的燃油……八路军的油田是在延长,燃油往北运也需要占用三家店到大青山的这条刚建立起来不久的运输线。
这燃油需要的量可就大了,先不说这第二航空队需要的航空燃油还有汽车运输需要的汽油,另外还有机械化部队、坦克部队以及机床生产汽车发动机的燃油……全都得从这条线运。
因为八路军的运输方式比较落后,运送这些东西已经让运输部队没日没夜的赶了,所以基本不可能再运输“高火”。
其实不只是运输方面存在问题。
延长油田那边的产油量也因为八路军的工业化而大呼受不了。
原本延长油田的产油量一个月只有几百公斤……八路军全军都没有多少能用油,生产这些油也够用了。
这时是八路军不生产,因为没有需求。
但王学新突然来了个工业化,不是这里织布机就是那里军工设备,甚至连“拉5”这飞机生产线就建起来了,这油肯定不够用。
于是油田就大规模的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生产。
然而,即便是这样石油还是不够用……而且生产石油的设备也十分简陋,这时即便再投入人力物力也无法提高产量了。
好在这时从清华大学地学系调来了一个人,在他的主持下,一口又一口的高产油井被打出,甚至还打出了一口产天然气的井,然后延长油田的产油量就以每月上千吨计了。
(注:这与史实有出入,史上延长油井因为没有需求,因此整个抗战时期才产油三千多吨)
王学新这边不知道这些,是因为他的眼睛只盯着前方的军工和工业发展,后方的艰辛……王学新说实话也顾不上来。
总之,八路军能发展到今天这程度,跟所有人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不仅仅是王学新的功劳。
陈松勇见王学新没回答,就期待的问了声:“团长,难道我们就要有‘高火’了?”
王学新摇了摇头,“高火”在运城想要有并不困难,但在大青山要有就没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