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页

草原牧医[六零] 轻侯 997 字 2个月前

谁能想到呢, 做兽医还要去首府开大会。

深秋时节,火车上不像年前那般载的都是归家的游子。这趟车上, 去干嘛的人都有:带着任务去其他城市采购物资的采购员、工作调动要去其他厂里带队的技术工人、去探亲的牧民……当下坐一趟车要花费掉的可不止是一笔小钱,能用火车做远途迁徙的人都颇有家底,穿得也体面。

回想起生産队里大家平日穿得破破烂烂, 真像深海鱼类一样, 只要不见人,就完全不顾形象。

其实也是没有那麽多可以换洗的衣服。

箱子里装着的是那达慕大会或参加一些婚丧嫁娶等活动时穿的, 是平时绝对不能穿的珍贵衣裳。往常一个季节的衣裳一般也就两身,整日做劳力的人的衣服不可能不被磨坏洗旧,没条件买新的,自然只能破破烂烂地凑合了。

就连林雪君这个生産队最有钱的人, 也几乎每件衣服都有补丁。袖口磨出花边来, 就连补丁都懒得打, 反正没破洞也不影响穿。最喜欢的蓝色套头衫的袖口更是补丁叠补丁,这在后世的她来说根本就不敢想象。

今年夏天,生産队里的秦老汉一家也从毡包搬进了土坯房,希望明年全生産队所有人都有土坯房住,还能穿上新衣裳。

要是可以的话,就把第七生産队到场部之间的路铺了。最好把整个公社的人员都调动起来,水泥路要修起来几乎不可能,至少碎石路可以压一条吧。

只要路通了,运输速度和安全性都能大大提高,到时候无论是从生産队往场部卖奶,还是场部的东西卖到各生産队,都更快捷了。

卖得快就能赚更多钱,大家不用把喝不掉的奶做成大量奶豆腐吃,而是可以卖钱换成各种蔬菜等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既能丰富饮食,也可以保证各种不同营养的摄入。

当然被改善的肯定不止有吃的,奶、野果子、各生産队种的水果、木材能更好地运输出去,大家赚到更多钱,每个驻地都能建设得更好,穿的、住的也会改善。

要想富,先铺路。

林雪君在本子上不断写写画画,想着提升生産队效率和收益的各种办法。

记下今年冬天要继续办学习班,基层兽医人才培养出来了,像普及基础教育一样,在牧区普及应对牲畜日常病的基础治疗手段,绝对是提升生産效率的最有效办法。

先让牲畜都能活,这是最核心的。

然后就是要想办法给活下来的牲畜增膘、健体。

托腮望着车窗外不停变换的风景,林雪君又陷入新一轮思考。

大家虽然有饭吃、不受冻了,但距离富裕生活差得还是太远了。后世好多知青通过高考等方法离开边疆和农村,曾经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生産队同志们却可能留在原地。

前世林雪君曾读到过一篇写知青岁月的文章,笔者非常感性地提及,他们正直不阿的老队长到了九十年代家里都还穷得只有一个枕头,全家人睡的大炕上连个棉花褥子都没有。

开放的时代对于有条件读书的人来说,是改变命运,走向小康的大机遇。但对于另一些曾经响应号召辛劳在建设一线,后来年纪等各方面条件都变得不利的人来说,却像被遗弃一样。

呼色赫公社算得上很富裕的地区了,草好,山林也富饶,到那时候这里的人即便面临政策大变的新时代,应该也不至于那麽苦。

但林雪君一想到王小磊大队长、得胜叔他们年老后,追逐不上时代的变迁,孤零零地守在第七生産队可能已经荒凉的冬驻地老屋里,慢慢被遗忘……她就心里发酸。

山坡上的守林人王老汉除了打猎开枪等会被迅速淘汰的能力外什麽都不会,字都不怎麽认得,可他待自己很好,遛山的时候采到什麽好吃的都会给她拿一半。上山采药的时候,他们一起经历过大野猪的威胁和各种危险,王老汉的赤兔狗跟她也亲。她不敢想象生産队解散后他怎麽办,还能乐呵呵地坐在小木屋前跟赤兔狗一起晒太阳吗?

刚来这个时代时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恐惧,已发展壮大成对生産队里许多人未来生活的关切与忧虑。

她渴望变得强大起来,强大到不止能保护好自己,还可以张开更宽阔的羽翼,也为她偶然闯入的桃花源遮风挡雨。

得发展!

发展到一个无法被时代遗弃的程度——在无论寒冬还是盛夏来临前,壮大到足以抵挡得住任何沖击的程度。

难得的旅途,因为被困在火车车厢中哪里都去不了,林雪君得空思考和回忆了许多事,又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下了不少关于牧区建设发展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