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

大伊万指着在地板上分门别类放置的战利品介绍道,“不同时期的《消息报》和《真理报》,放在乌拉古董店很容易卖出去,一份至少1000卢布,咱们找到的足有上百份,值得带回去了。另外还有这些苏联时代的杂志也是一样,反正咱们打算乘船回去,有的是空间放着些东西。”

介绍完了占比最多的收获,大伊万指着已经打开的那三个半米见方一米长的木头箱子说道,“真正值钱的是这些东西。”

“这是什么?”

石泉从箱子里拿起一个比大拇指略粗一圈的玻璃管问道,这木箱子里用瓦楞纸分隔成了一个个四方四正的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有一个玻璃管。

这玻璃管说是灯泡不像灯泡,偏偏里面还封存着各种造型看不出用途的小铁丝小铁片儿。而这箱子总共被分成了六大块,每一块里都有类似却大小完全不一样的玻璃管。

“这你都不知道?”

大伊万爱不释手的拿起一枚解释道,“这是电子管,曾经苏联的很多战斗机和导弹上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夸张的说,苏联时代小到计算器大到飞机,这种小东西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不过后来因为体积更小的晶体管出现它才被渐渐淘汰。

而我们发现的这些应该是给这座油田早期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准备的备用件,毕竟这里不像莫斯科那么方便随时能买到这些东西。”

“很值钱?”石泉问道。

“当然!”

大伊万把手里的电子管放回原来的位置,“曾经有人说,苏联科技的天花板之所以比同时期的美国低,很大因素是因为苏联在很长的时间里坚持使用和发展电子管。”

说到这里,大伊万弯腰拿起一张消息报,指着头版头条的赫鲁晓夫同志的照片说道,“这位玉米先生还曾经说过,‘苏联不需要晶体管,只要把电子管做的足够小就可以了。’就因为这样的糊涂话,不知道耽误了多少科研工作。”

“所以卖关子先生,你还是没说到主题,这东西现在还有人需要?”石泉先给何天雷翻译完这才耐着性子问道。

“当然有人需要!”

大伊万将报纸丢到箱子上,“虽然我对这东西了解的一样不多,但收藏它们的人确实非常多。要知道,当时全世界最好的电子管至少有一半来自苏联。”

“这个东西你还真别小看他”